“碳達峰”、“碳中和”成社會焦點,綠色降碳為儀器儀表提供哪些機會?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隨著各***二氧化碳的無序排放,致使溫室氣體猛增,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在這***背景下,世界各***以全球協約的方式減排溫室氣體,我***由此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
“碳達峰”就是我們******承諾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再慢慢減下去;而到2060年,針對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樹、節能減排等各種方式全部抵消掉,這就是“碳中和”。
自2020年9月******承諾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后,“碳達峰”、“碳中和”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綠色降碳發展也成為了今年全***兩會的重要議題,環保行業將迎來新***輪重要窗口期。
***先,溫室氣體監測。溫室氣體監測是監控溫室氣體濃度與氣候變化之間關系的重要基礎性工作。2016年,我******顆碳衛星發射成功,用于監測全球大氣二氧化碳含量,成為全球第三顆具有高精度溫室氣體探測能力的衛星。
2021年下半年,我***將發射全球***顆主動激光雷達二氧化碳探測衛星——“大氣***號”。搭載了激光雷達載荷的“大氣***號”是世界上***個具備主動探測功能的二氧化碳監測衛星,未來它將與“大氣二號”等衛星組網,實現溫室氣體監測,助力我***順利實現碳減排目標。
其次,碳交易市場。碳交易于1997年提出,我***于2011年印發《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批準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等七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2013年,碳交易市場正式啟動。
截至2020年8月,試點省市碳市場共覆蓋鋼鐵、電力、水泥等20多個行業,接近3000***企業,累計成交量超過4億噸,累計成交額超過90億元,有效推動了試點省市應對氣候變化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
第三,溫室氣體排放量核算。溫室氣體排放量是支撐氣候談判的重要數據,只有排放量知己知彼才能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2020年,我***推動碳中和各方面政策的速度明顯加快,針對CO2等溫室氣體排放監測的CEMS系統也在快速推進。
***內某環境監測儀器廠商積極布局基于CEMS等自動監測為基礎的碳排放核算體系,從監測端口入手,利用監測儀器計算的方法采集實時監測數據、建立微尺度空氣質量模型、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建立基于監測數據的碳排放核算方法體系。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達成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進入“十四五”,我***環保工作***重要的變化是將施行減污降碳的協同治理,降碳工作的開展必將對我***環保工作產生重大影響。目前,全***20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已經提出了2021年將研究、制定碳達峰方案。北京、上海、山西等多省市在剛結束的地方兩次重要會議中均部署了2021年及未來五年的節能減排重點工作,“碳減排”、“污染防治”、“綠化”等關鍵詞頻頻出現,各地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制定了具體化的地方行動方案。
由此可以預見,未來溫室氣體監測、碳交易咨詢以及各地政府碳排放管理,將為環境監測儀器廠商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
注:文章來源于儀表網